金屬價格將持續(xù)復蘇? 中國說了算
2016年08月05日 10:32 7857次瀏覽 來源: 華爾街見聞 分類: 期貨 作者: 顧雪琳
受中國刺激的推動,2016年以來金屬價格逐漸回彈,但也引發(fā)市場就大宗市場是否開啟新一輪牛市展開爭論。金屬價格未來前景的爭論焦點,在于中國目前的需求刺激究竟是由信貸驅動,還是受到基本面需求提升的影響。
據(jù)英國金融時報報道,高盛就曾在上月指出中國的需求增長“純粹”是由信貸刺激產生。與此相反的,Columbia Threadneedle的大宗商品業(yè)務主管David Donora稱,“今年下半年新興市場的經濟增長將從基本面上進一步推動金屬的需求,雖不一定將會引領重開牛市,但將會給市場價格帶來持續(xù)的上行推動力。”此外,David Donora還表示,中國的需求轉型將會推動不銹鋼和鍍鋅鋼需求的進一步增長,包括鎳和鋅在內的金屬都將從中受益。
中國市場的需求刺激走向將對未來金屬價格前景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但每種金屬的情況都不盡相同。
鋅
今年鋅價上漲超過40%。中國對于鋼鐵的強勁需求,再加上因海外礦山減產而造成的鋅礦供應缺口,導致今年鋅價大幅反彈。
據(jù)SMM統(tǒng)計,海外減產關停的礦山影響到今年的產能大約為100萬噸,而去年全年鋅礦產量約為1230萬噸。SMM預計今年全球鋅礦供應缺口約為70萬噸,去年約為10萬噸。
據(jù)英國金融時報援引中銀國際預測,鋅價將在今年年底達到2500美元/噸,目前的價格為2273.5美元/噸。分析師Xiao Fu稱,毫無疑問鋅的基本面需求最為強勁。
銅
2015年銅價跌至2009年來的低點,今年以來,銅價暫時脫去去年的寒冬時期,一度在4月份沖上5000美元/噸高點后,現(xiàn)又回落至4894美元左右。
銅價的回落部分源于供給過剩,但供求關系改善的可能性不大。從SMM數(shù)據(jù)來看,全球十大銅礦企業(yè)2016年銅產量目標仍保持5.33%左右的增長,減產可能性較低。另外,2016-2018年將是新建及擴建銅礦山投產的高峰期,未來幾年全球銅礦產能仍將保持高速增長。
據(jù)英國金融時報援引ICSG預計,到2019年全球銅礦產能將較2015年增加約440萬噸,即20%。
除此以外,銅價也受到中國市場的影響。根據(jù)高盛的分析,受到城鎮(zhèn)配電轉向超高壓輸電線路的影響,中國電網建設中銅的需求將減少,因此高盛維持中國銅需求走低的判斷。
鎳
受到不銹鋼產業(yè)的推動,中國今年精煉鎳的進口量翻番。
但目前市場聚焦世界上最大的鎳礦供應商菲律賓,其主要出口市場為中國。自菲律賓新任總統(tǒng)Rodrigo Duterte6月上任開始推行環(huán)保整頓計劃后,對鎳的產量造成影響。受供給短缺影響,鎳價今年上漲22%,從去年下滑42%的頹勢扭轉。
目前菲律賓環(huán)保整頓仍在繼續(xù),但市場認為對鎳礦供應減少持續(xù)推動鎳價上漲的可能性不大。一方面是據(jù)SMM,本周菲律賓出貨情況趨好,貿易商7月船期的鎳礦已經開始陸續(xù)發(fā)運。另一方面據(jù)金融時報報道,中國或將從其他來源尋求鎳礦的進口,例如新喀里多尼亞島。上月已開始有新喀里多尼亞島的鎳礦運向中國。
據(jù)英國金融時報援引瑞銀財富管理預測,鎳價或將不會超過13,000美元/噸。
鋁
此前鋁價的下跌主要源于產量過剩,尤其是中國大量新冶煉廠的涌現(xiàn),提供了全球一半以上的產量。但自去年開始,中國和美國的冶煉廠開始逐漸關閉,價格反彈8.5%。
據(jù)英國金融時報,花旗分析師預期中國今年的產量將增加大約220萬噸,總產量將達到3170萬噸,這使得全球仍將產量過剩68萬噸。
但從需求來看,鋁的需求仍然保持強勁,因而鋁價將維持穩(wěn)定。一方面源于超高壓輸電線路需要大量鋁的使用;另一方面源于汽車產業(yè),全球的汽車制造商也逐漸從鋼制車身轉為更輕巧的鋁制車身。
因此,據(jù)金融時報,全球最大的鋁生產商之一Norsk Hydro上月將全球鋁的需求量增長值由3%~4%上調至4%~5%。
責任編輯:李錚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請登錄中國有色網:m.caoyihen.com了解更多信息。
中國有色網聲明:本網所有內容的版權均屬于作者或頁面內聲明的版權人。
凡注明文章來源為“中國有色金屬報”或 “中國有色網”的文章,均為中國有色網原創(chuàng)或者是合作機構授權同意發(fā)布的文章。
如需轉載,轉載方必須與中國有色網( 郵件:cnmn@cnmn.com.cn 或 電話:010-63971479)聯(lián)系,簽署授權協(xié)議,取得轉載授權;
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中國有色網或非中國有色金屬報)”的文章,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讀者參考。
若據(jù)本文章操作,所有后果讀者自負,中國有色網概不負任何責任。